你是否好奇《山海经》里那些“见则天下大旱”的异兽藏着怎样的密码?那些 “食之不饥” 的仙草真能逆天改命?
本书专为解密而来,翻开它就像握住一把打开上古奇幻世界的钥匙。在这里,九尾狐的魅惑、凤凰的祥瑞、饕餮的贪婪不再是模糊的传说,招摇山的祝余草、昆仑丘的沙棠木、丹穴山的神鸟皆有具象。
它精选五章经典内容,以“图鉴”形式梳理仙山、神兽、方国等核心元素,既保留原文的古朴神韵,又用现代视角解读背后的文化隐喻——西王母的威严、共工触山的悲壮、扶桑与若木的日月神话,所有这些散落在古籍中的光怪陆离,都化作可触可感的生动图景。
贴合想象又生动有趣的插画,让晦涩的古文变得鲜活,让你轻松读懂这部中国神话的“源头活水”,解锁藏在山海之间的千年智慧。无论你是神话爱好者还是仙侠迷,都能在字里行间邂逅先民的浪漫想象,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奇幻探险。
编辑推荐
图书简介
本书聚焦《山海经》中记载详实的内容,系统梳理了高山仙踪、奇鱼异兽、祥瑞灾象、草木灵韵与方境诸国。以创新解读与绘图相结合的方式,带领读者直观领略上古神话世界的深邃底蕴。 从招摇山的祝余草、迷穀木,到青丘山的九尾狐;从长留山白帝少昊的神职,到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从巫咸国群巫上下天地的奇景,到轩辕国的长寿之谜,皆有生动呈现。
它既保留原文精髓,又融入合理想象,为读者搭建起通往远古的桥梁——如果你是传统文化研究者,书中仙山、神兽、方国等元素,如对玉山作为西王母居所的记载,以及“绝地天通”等神话事件的解读,为你研究古人的自然观、上古时期人神关系的演变,提供了依据;如果你是文学与创意创作者,书中对异兽、奇草形态与技能的描述,如“佩之宜子孙”的鹿蜀、“可使容颜变美”的荀草,以及对君子国、不死国等秘境的刻画,均可助力你创作出富有东方神话韵味的作品;如果你是青少年,可引导你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会先民的勇气与坚韧品格,了解古代神话渊源。
它既保留原文精髓,又融入合理想象,为读者搭建起通往远古的桥梁——如果你是传统文化研究者,书中仙山、神兽、方国等元素,如对玉山作为西王母居所的记载,以及“绝地天通”等神话事件的解读,为你研究古人的自然观、上古时期人神关系的演变,提供了依据;如果你是文学与创意创作者,书中对异兽、奇草形态与技能的描述,如“佩之宜子孙”的鹿蜀、“可使容颜变美”的荀草,以及对君子国、不死国等秘境的刻画,均可助力你创作出富有东方神话韵味的作品;如果你是青少年,可引导你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会先民的勇气与坚韧品格,了解古代神话渊源。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高山有仙
仙山图鉴 002
山神图鉴 024
第二章 遗泽有灵
水神图鉴 040
奇鱼图鉴 048
第三章 瑞灾有象
祥瑞图鉴 064
灾怪图鉴 086
第四章 草木有道
异草图鉴 112
神木图鉴 134
草木之神图鉴 156
第五章 方境有国
方国图鉴 166
仙山图鉴 002
山神图鉴 024
第二章 遗泽有灵
水神图鉴 040
奇鱼图鉴 048
第三章 瑞灾有象
祥瑞图鉴 064
灾怪图鉴 086
第四章 草木有道
异草图鉴 112
神木图鉴 134
草木之神图鉴 156
第五章 方境有国
方国图鉴 166